2014年7月1日 星期二

向前看

http://hkm.appledaily.com/detail.php?guid=18783015&category_guid=vice&sup_id=12187389&category=daily&issue=20140701




日本人在歐洲,為了避免被誤認為亞洲一些鄰國的人,行為舉止,為亞洲人爭得了許多榮譽。日本人在英國和歐洲,衣着尤為得體,穿得與巴黎、羅馬、倫敦的氛圍匹配,雖然沒有歐洲名牌掛滿一身,但含蓄婉約,不喧嘩,不打尖,一切低調而有禮。

香港人一生都沒有遇見過高聲喧嘩的日本人,除了在日本片裏的酒吧場景。在日本也從沒見過日本人因爭的士、爭計程車,在街上大打出手的。日本人也有婚外情,但處理得像小說「失樂園」一樣有美感,「大婆」在大阪街頭向情婦淋一身汽油,用打火機點燃成火人?Oh My God,這是戰爭時期美軍投擲燃燒彈嗎?

所以香港的名校,時時組織小學生參觀日本人學校,是一項德政,香港小學生到了日本人學校,看見日本的小孩從列隊歡迎,發表演講,到分小組接洽,都表現出文明國家的修養,令香港小學生覺得很詫異。

日本人的小學教室,學生上課,都換上學校安排的拖鞋,老師講課時,小學生坐得正直,絕無抓腮搔耳,眼睛看着教師,離座的時候,一張椅子拉開再放回,沒有一絲聲音,日本人崇尚寧靜,不給別人添麻煩,令香港小學生看了之後,回到他們成長的那個「文化環境」,四周的喧囂聲浪,心中即刻有了優劣的等級。

日本人學校迎接香港小孩,以禮相待,在學校內交談,均維持日本外交的禮儀,熱情之中,保持一點距離──譬如,日本小學生不會將他的電話號碼給你,也不會跟你facebook,你來參觀,我歡迎,但貴國是貴國,不要亂套甚麼「中日人民友好」、Thank you very much,我是我,中間有一條線,日本人由小孩就知不可混和,令人欽佩。

朋友的小兒子最近去參觀,回來之後得之樂道了三天。我摸摸他的頭:「做人要崇優。孟子說:見賢思齊,趁年紀小,要學習優秀民族的氣質。將來你長大,會有人拉扯到不相干的話題,提醒你日本曾發動侵略戰爭。他企圖削弱你的基本是非觀。將來你遇到這種人,笑一笑:是嗎?我討厭政治,像中國的『文革』和『六四』一樣,日本曾經侵略過;我都忘記了。況且,要一起向前看嘛。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